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就每一个关键审计事项分别说明该事项被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以及该事项在审计中是如何应对的。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投资者可以了解财务报表的哪些方面是注册会计师曾与治理层沟通过、关注过、并且认为是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对这些事项执行的审计工作主要有哪些。
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报告改革的核心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及相关监管机构的规定在一部分审计报告(包括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为投资者提供额外的信息,提高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关键审计事项通常涉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评估认为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需要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作出重大判断的事项,以及本期发生的重大交易或事项。关键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财务报表领域通常也是投资者在阅读财务报表时相对关注的领域。
审计报告的日期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对不同时段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着不同的责任,而审计报告的日期是划分时段的关键时点。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计报表草稿一同提交给管理层。如果管理层批准并签署已审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报表的日期为同,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报表的日期。在审计报告日期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报表日期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自管理层声明书日到审计报告日期之间的进一步审计证据,如补充的管理层声明书。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主要过程,包括运用职业判断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以及实质性程序。同时向报表使用者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建立在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上的。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因此,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不提供任何。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一般为简式审计报告,有标准格式,分四种类型:(1)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即注册会计师在顺利实施了必要的审计之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合法,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单位的状况,会计处理方法遵循一贯性原则;(2)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即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之后,承认已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从整体来说,是公允的,但在个别的重要会计事项持保留意见;(3)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即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严重失实或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严重违反有关法规;(4)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限制,不能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无法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
做好审计报告的审理应该把握的重要内容
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6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理人员应当按照上述规定开展工作。